如果真正能够按照我说的指导方法,去建立起自己的专业体系,以后在任何一个你聚焦的领域里,你都有很高的概率成为牛人、专家。
给我15分钟,这篇回答会改变你对学习的全新认识。本文1W多字,纯手打,从构思到成文用时将近1个月。如果时间充裕,可以从头到尾逐字阅读,但我希望你能认真看完,帮你提升数倍的学习能力。
因为这是我汇集了学习领域经典书籍等数十本,站在用那些超越了个人有效经验,被人类严谨、反复验证的跨学科原理和规律的肩膀上去学习,这就是高效学习力的秘密。
“低水平的勤奋”
从学生时代读书开始,我们上课认认真真,每本书上都记满了听课笔记,还用各种各样的荧光笔画满了重点,看起来五光十色赏心悦目,满满的笔记充满着自豪感。
到离开母校毕业出来工作以后,我们给自己布置读书计划,制定年度读书计划-一年50本书,为此安排每天至少要读完10页,哪怕自己已经很累很困,为了完成目标,都一定要在临睡前读完书,只要完成目标,就算是给今天读书计划一个交代。
不管是什么书,只要是书,看书的顺序永远都是从头读到尾,遇到有启发的句子就划线或者摘抄,我们就心满意足的认为这本书的精华就会在我们的脑海里为我们所用。
与此同时,不管在什么领域,人们在学习一项技能或一门知识的时候,都倾向于反复阅读课本,并进行集中练习。反复阅读与集中练习会让人越做越熟练,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知识。
只要看到美文,好课,大家都下意识的动作就是点击“收藏”,在各种学习平台和APP,琳琅满目的信息让人应接不暇,为了缓解我们内心的压力,我们囤积了大量的课程,想着某一天有时间我们或许可以用得上。
摘抄了好几大本的名人警句,自认为一直保持着好好学习的态度,可是就应了那句“听过了无数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跌跌撞撞一路走来,我们不禁要问自己:“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却依然没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难道自己是真的比别人蠢吗?”亦或是“自己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
天性懒惰孕育了认知规律和心智模型
首先,我们要知道学习是反人性的。人性是趋利避害的,长期进化发展出来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我们收藏屯课这种行为在古代是为了防止我们不被饿肚子在洞里多储存多点食物,要知道出去打猎就意味着我们有可能会被猎物吃掉,这么做是规避风险。放在深度思考占主体而非体力的今天,很明显这种基因在我们身上烙下的痕迹是不适宜的,会阻碍我们的成长。
其次,我们书本上画线的重点,摘抄的笔记,反复阅读课本和集中练习,其实都是轻松地学习,轻松的学习是无效的。学习也分浅层次和深层次,轻松的学习是属于浅层次,它是非常机械,就好像死记硬背,可以说是“阅后即焚”。而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效果也更持久,它会进入到我们的长期记忆,不轻易会遗忘。
学习这个过程,恰恰是最需要消耗大量脑力,对于它来说,一点也不轻松,反而会很苦。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一天做家务体力活动,而写文章,计算数学题脑力活动,几个小时就会让我们筋疲力尽,头晕脑胀,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出去转悠几圈呼吸新鲜空气来好好放松我们的大脑。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学习力呢?我将会从道法术三个层次来依次阐述。
道
首先高效的学习,来自更合理的学习方法假设。
整体理论与渐进理论
在《学习之道》作者乔希·维茨金,书中写到:发展心理学家针对“学习方法对学习成果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研究。发展心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卡罗·德维克博士对智力的“整体理论”和“渐进理论”进行了区分。属于“整体理论”类型的孩子,倾向于用这样的语言:“我在这方面很聪明,”并将成败归结于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他们把自己的综合智力或技能水平看成是一个固定的、无法继续演变的“整体”。
换句话来说,整体理论就是我们潜意识里默认,学习能力的强弱是一个人的天赋。既然是天赋,那么便是天生的,是不可能通过后天训练得到提升的。
在《刻意练习》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莫扎特的完美音高。仅仅只有7岁,身材矮小的莫扎特演奏小提琴及各种键盘乐器的技能,让在座的每一位观众深深着迷和惊叹,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莫扎特拥有“绝对音高”异常罕见的天赋。要知道,大约在每一万人中,只有1个人具备这种能力。在当时,大多数已成年的音乐家,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也无法与莫扎特匹敌。
然而,“整体理论”这个假设完全是错误的!近现代以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大量所谓的天赋,其实都是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的。
在2014年,日本一个心理学家Ayako Sakakibara通过一项研究彻底颠覆了认知--她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通过精心设计的专业训练,将24个普通小孩全部训练成了具有绝对音高的人。
与之相对的学习方法假设,就是渐进理论。
渐进理论
它相信的是:事情都是可以改善的,认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新手一样也可以成为大师。
24个普通小孩只要在专业的训练下,完美音高根本谈不上是只有幸运的少数人才拥有的天赋,而是一种只要经过适度的接触和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力。
“我们相信什么,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学习效能。而高效的学习,来自更合理的学习方法假设。
“整体理论”的孩子在面对挑战时,更容易急躁不安,甚至为了不让人发现自己的不足,选择逃避甚至放弃;而“渐进理论”的孩子,则更有可能直视挑战,选择坚持与努力。
所以智力并不是一成不变,我们从现在开始改变也不迟,无论你是已经出来工作很久也没什么特别出色技能或者你是一名学生党此时在班上倒数都没关系,我们的学习方法是可以一直改进的,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智力会得到提升。
法
想要高效学习,具备的两种底层认知
底层认知一:绿灯思维
还是举我们智力究竟是天生还是后天因素比较重要的例子吧。如果你之前不知道两种理论,那有人说智力是后天的因素更重要时,你第一直觉就反驳:“拉倒吧,你看《最强大脑》的选手,他们是上天被亲吻的孩子,我们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
在这里补充一下,是不是只要具备“渐进理论”的人每个人想做什么都能成功?任何人都能成为爱因斯坦或贝多芬?不是这样的。但是他们相信,人类真正的潜能是未知的(也是不可知的);人类在经过多年的热情,辛苦奋斗以及训练后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是无法预知的。
看到了吧,当与你当前的认知不符的时候,你会举出各种反例来告诉对方,你是错误的,而我才是正确的。
其实,这就涉及到影响学习效能的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当我们遇到与过去认知不一样的新观点时,就会触发我们的习惯性防卫。
什么是习惯性防卫呢?当我们感到自己的观点或者尊严受到挑战时,我们第一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挑战和质疑是否合理,而是:有人敢反对我,和他干!这时候,我们习惯性防卫就产生了。
而绿灯思维则相反,它第一反应是:“它里面肯定有我不知道的原理和逻辑,也有它存在的意义,我愿闻其详。”
那如何做到绿灯思维,首先要有更底层的认识: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我”是好的,别人对我的质疑,其实是对“我的观点/行为”,并不是与自己这个人绑定起来。
有了这方面的认识,我们就可以很坦然面对,因为我清楚地知道:别人提出的质疑和挑战其实都是针对“我的观点/行为”,我愿意为我的成长接受他们。
底层认知二:以慢为快
环顾这几年来的发展,尤其是手机电子科技这块,更新迭代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以前上百年来进化速度,自从进入信息时代,都以5年甚至一年就是一个企业的生存周期,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得不紧跟步伐,有时恨不得把自己武装的十八般武艺,才能不被落后挨打。
是啊,在这个时代,太慢你是要被淘汰的。可问题是你怎样才能快起来呢?看更多的书?报更多的课程?扪心自问下,你知道你真正学进去有多少吗?量化的结果就是有没有给你工作和生活带来实质上的变化,如果没有,那么都是浮于表面,不过是自我感动的勤奋。一味地追快,反而让自己的思考越来越肤浅。所以我们必须要慢下来。
那是不是我们要咬文嚼字的去看书呢?那倒不是,我们要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
什么是真问题?就是那些知识阻塞的地方,书中的基本概念,对你有启发的观点还有你一直弄不明白的地方。就好比下水道,如果你只是不断地在表面清洁,收效甚微。
不要小看基本概念,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首先就得地基要打牢,不然台风或者地震到来,随时崩塌地风险。做选择题,纠结着选哪一个,也就是你的概念没有牢牢掌握。做压轴题也都是由公式一步一步的推导做出来,公式我都认识,可为什么用这个公式不用那个公式,他是怎么想到用这个公式的?这里面内在的逻辑我真的搞明白了吗?比如公式是在什么前提下适用的?这个公式是什么?它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公式为什么用在这道题是可以的?这个公式与其他公式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是什么?当你用这种方式的时候,一个公式被你在多个角度去拆解,其实是就是在深度思考的情况下去打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看,一个看似简单的公式,用非常严谨的句子去表达组成了基本概念,里面涉及到的知识量其实是非常大的,,如果你能弄明白,那么题目千变万化,你也不会弄混淆。所以基本概念是一定要慢下来花时间好好琢磨。
所以我们想要快速提高,努力的方向应该是花大力气打通那些知识阻塞,而不是去追求看起来很花俏的新方法、新技巧。底层堵住了,新方法和新技巧学的再多,也都是表面上的花拳绣腿。
术
术是从技术层面的我们可以操作方法。
一、超级人脉
遇到问题,你第一反应是向谁请教呢?
大部分人的条件反射都是拿起手机直接百度百度下。这应该是我们时下最熟悉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了。网上丰富的信息扩展了我们的视野,但与此同时,也会让人淹没在一片良莠不齐的信息里,如果不仔细甄别,还真的容易上当受骗。在这里说明的是网上搜索这种联机方式是值得我们提倡的,但是搜索也是有方法和技巧的。(以后我会填上这个坑)
除了在网上问,我们日常还可以从身边的人或者书籍去寻找答案。
身边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我们工作里,肯定会有在某方面特别出色的小伙伴,我们肯定就会想着如何抱上这个大腿呢?如果对方在比较有空的时候,他或许有可能会指点你一二。但如果碰到他不愿意或者没空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呢?
在这里引出一个概念,比较优势。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本来在某件事上同事小A做的不如你,但你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把这件事交给小A,其实对你对小A都是好事。这是,小A就拥有了这件事情上的比较优势。
在工作中,你想想可以怎么做呢?你可以多观察你厉害的小伙伴有没有对于他来说很消耗他时间但又是低产值的工作,你就可以从这方面入手,这样你就获得比较优势。或许他为此对你心存感激,从而顺利的抱上大腿,有厉害的师傅带入门,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我们向身边的大神学习,其实里面隐含了一个内在的思维方式:注重积累超级人脉。除了我们平时可以从同一个公司的同事或者一栋办公楼的陌生人请教之外,或许有小伙伴会说,我身边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人或者是我怎么知道办公楼的牛人,那该怎么办?
在行
“在行”是一个付费链接牛人的APP,在这里,你可以通过用金钱买牛人的经验和指导,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这也是一种积累超级人脉的方式。如果想要进阶的话,在得到超级人脉的帮助下,努力让自己成为节点的那个人。
二、书籍
说到看书,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是从第一页从头开始看,一看这种操作就是新手,其实看书还真的有窍门的。我在这里推荐2种读书方法和1种工作笔记方法大家可以借鉴下。
读书方法:查字典法+不读书法 与 关键词法
(1)查字典法+不读书法
一本书可以当做新华字典来用?这是什么操作?
首先,什么样的书籍是可以当做字典来看呢?是工具类和畅销的商业书。文学类的书籍是不涵盖在此。
其次,为什么要这样看书呢?因为可以大大缩减我们时间,提高我们的效率,当我们把一本厚厚的书籍当成字典,在心理上可以减轻我们心理负担,不然我们会觉得一本厚厚的书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才能看完。这种方法不要求读完,只需摘取我们想要的解决问题的章节即可。
然后,怎么看书呢?
那究竟该怎么看呢?我们看一本书,先从封面+封底+书腰+序言+目录。封面我们就可以知道书名,书腰和封底有些会带有很多其他人的推荐,如果都是这个领域牛人推荐,那么这本书十之八九都可以放心入手的书。如果您拿捏不准,去豆瓣看书评或者微信读书APP去看,从人数和评分两个维度综合评判。
序言很多人都不会去看,这也难怪,因为从小到大,我们看教材都是从第一页开始看,也不需要看序言,所以我们很自然的会忽略。但其实序言部分也是了解这本书的前提,因为这部分是作者或者推荐人为什么写这本书的原因,高度浓缩了这本书的中心思想,看看里面是否有你一直以来存在困惑的地方或者我们的误区有新的认知发现。
目录,其实就是作者的思路,也可以当做思维导图。如果时间比较紧张,你只需看你感兴趣或者急需解决问题的章节阅读即可。
主题阅读+碎片阅读+知识体系
在我们用查字典法的时候,我们需要大概5-10本的同类型的书籍,一个人的想法毕竟是有限的,寻找几本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这样我们可以知道不同作者对同一个问题都有哪些解决办法。
在挑书的时候,要挑与我们认知相匹配的“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区域选择书籍,在大家都说这本书很好,而你却看不出好在哪里,问题有可能出在这里。要是挑选得当的话,或许会为你打开新的一扇门从而深深地爱上了这门领域。所以如果是新手,那么我们可以从入门的书籍看起。
把你找到的解决方案可以做成小卡片,而这些小卡片也就是在一个问题(主题)得出来的精华,就是主题阅读。平时只要看到某一领域主题的解决方案,无论是书籍还是在网络,你都可以在你的小卡片上再继续增加新内容。渐渐地,你就会对这个领域有了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你学习起来有了知识框架的帮助,再遇到新信息,反而多了一份从容,越学越快。就好像你手中有一份房屋构造图,知道现在看到的信息属于哪个区域,你往哪里放就好了。
这就是查字典法的步骤。
不读书法
查字典法速度虽然很快,但是理解、记忆掌握的不牢固,我们就可以配套使用不读书法。
不读书法,顾名思义,就是一旦我们看书看到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我们就合上书,停止阅读。
这又是什么操作?前所未闻啊!
因为读书不一定都要花时间在“读”上,如果你是想掌握知识,那你最应该花时间的地方是“思考”和“练习”,而非“阅读”。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你虽然完整的看完一本书,看似完成了目标,按道理来说你应该很开心,但实际上你什么都没收获,反而充满了失落感。
这就要回到一开始看书上面问题,你为什么要看这本书?
所以我们看书一定是要带着问题去看书,也就是功利性的看书。带着问题去看书也是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
有人会说,不会提问啊?有方法有步骤吗?
步骤如下:
在你拿到一本书/文章,看目录或快速浏览,翻到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和段落;
一旦读到自己有用/有趣的地方,就停下来合上书;
思考提问环节
为什么刚才这个点让自己很有启发?它在解决什么问题?
生活中还有类似的问题吗?自己能把这个启发点用在生活中吗?
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
不要小看这几个问题,其实深度的思考才是我们大脑记忆的方式,当启发点和你的生活联系起来,你就会发现原来知识真的有用,甚至很多年你都不会忘记。
(2)关键词法
查字典法+不读书法,是在时间比较少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但是难免会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关键词法就是解决如何理解作者的整体思想。如果查字典法和不读书法是一本书里的微观角度去解决问题,那么关键词法就是从宏观角度去掌握作者在这本书的的思想,不失偏颇。那我们是不是逐字逐句读完呢?未必。
有什么解决的套路吗?我们可以用2W1H模型。
什么是2W1H呢?就是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怎么做).
在这里我推荐彭小六的九宫格笔记辅助工具。
读书笔记:
九宫格笔记法
第一步:问题区域:1.2.3就是用2W1H提问方式,然后围绕2W1H把书中和问题相关的关键词都找出来,
第二步:在看书找关键词的过程中,可以用折页,圈出关键词,贴便利贴等方式标注你认为的重点。
第三步:把你认为九个关键词填到下面九宫格里的主题1.2.3里,搞清楚它们是如何回答核心问题的内在逻辑。
AHA!是你认为对你有启发的点,或者是你认为很经典的字词句可以作为你日后的写作素材。
这样,找到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对作者解决复杂问题的整体策略就会有提纲挈领的认识。
PS:在我们看书的过程中可以把不同的内容标注出来:
如果是特别重要的,画★;
例如是核心概念,在这句话旁标注★,标注“HX”,(核心的拼音简称)
如果是金句,在句子下面画横线或者波浪线都可以,并把这句摘抄到你的AHA!
如果是案例,把这段圈起来,并且标注“AL”二字,可以用作写作素材。
如果是好的方法,也是圈起来,标注“how”,因为方法是属于怎么做的层次。这段可以放在总结那一栏。
总结:就是你看完这本书你的行动,行动要符合SMART原则。
SMART原则
SMART原则一 S(Specific)——明确性;
比如说:临近数学第二章的阶段考试。那么我们的范围就是第二章,再把这张所有的知识点都用思维导图罗列出来。
SMART原则二 M(Measurable)——衡量性;
如何衡量呢?那就是你的成绩可以衡量你这次的复习的策略是否有效。如果取得高分,说明此次你复习的方法行之有效的,看能不能把它作为流程作为下次复习的方法。
SMART原则三 A(Attainable)——可实现性;
可实现性:你的目标是90分,是建立在你这学期考试对自我的水平的认知。为了达到这个分数,你需要在哪一方面下功夫可以踮起脚就能达到的目标,而不是订低分数自我放纵又或者是高分数的遥不可及。
SMART原则四 R(Relevant)——相关性;
相关性:每个知识串联起来。他们的相同以及不同点。
SMART原则五 T(Time-based)——时限性。
就快考试的前一周,把大目标拆分成每一天要复习的点,直至到考试那天。